單純因為 A 公司給的薪資比 B 公司多了 50%,就說「這兩間公司看待工程師的價值不同」,忽略了自身籌碼、也沒有提到 Total Compensation、實際工作內容與公司文化等各面向。
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feed/update/urn:li:activity:7019880446876405761/
我認為這個例子的薪資差異可能是因為先後順序(先進了哪間公司、累積了足夠經驗跳槽)以及因為自身籌碼在不同階段有高有低,所以被普遍存在的 Low-balling 影響(即使制度完善的跨國公司也是一樣,只是程度差別)
再說,真的有人相信 FAANG 的工作完全一樣嗎?先不論這個例子在三間公司的職缺與部門相差不少,用礦泉水來比喻工程師的工作畢竟太過簡化,以至於這樣的模型很難有參考價值。
薪資當然隨著不同公司有不同標準,但絕大多數時候,籌碼談判才是影響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