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節點不夠去中心化,要成為節點的成本很少有人能達到。
2. 參與者忠誠度不夠高(巨鯨 vs. 路人 (Whales vs Plebs) ),專案沒有馬上暴漲,就有一堆 paper hand 砸盤、韭菜互割的慘劇此起彼落。這一部分是手續費低廉的自然現象、另一部分也是因為專案與投資者追逐短期投機的風氣。
3. DeFi 才剛起步,資金就被吸去 NFT 資金盤。這消耗了很多認真的 dev 的能量,發一次 NFT 就能退休,誰還要去做困難又需要長期維護的專案?
@leafwind Cosmos 要贏,Solana 不用輸。任何人都不用輸。這正是我很喜歡 Cosmos 的主因之一。
@ckxpress 是的,各有所長,我也不會因為這樣就完全拋棄Solana
我仍然認為 Solana 很有希望繼續成長,但隨著 Cosmos IBC,並且 LikeCoin 與 Terra 都支援跨鏈之後,穩定幣與 LIKE 接軌只是一個開始,往後各種 DeFi 繁榮的盛況更令我期待。
因此今天的第一步就是把這幾個月驗證人的收入全數投入 Osmosis DEX 做流動性,當下的市價是 $3616,並不是太多,但也不算少。
接觸投資之後寫作的時間越來越少,所以已經無法再寫長篇大論,但至少推廣 Cosmos 與 DeFi 還是做得到。